Menu

網站服務項目

Design Tokens 設計系統落地(Figma/Token Studio→程式碼)|多品牌、多專案一致化、維護成本大降

為什麼要用 Design Tokens?
設計稿與程式碼最大的落差在「命名與重複」。傳統把 #1E90FF 直接寫在 20 個地方,改色就要搜全站;多品牌多專案更是崩壞。Design Tokens 把顏色、字級、間距、陰影、圓角等抽象成可命名的參數,在設計與程式碼兩端共享,讓調整只需改一處、全站同步。

Token 分層與命名策略

三層模型(建議)

Base/Primitive(原子):實際值,例如 #0A84FF、16px。

Semantic(語意):對應用途,例如 color.bg.default、color.text.muted、radius.md。

Component(組件):元件專屬,例如 button.primary.bg, tag.success.border。

命名規則(範例)

{category}.{role}.{state?}.{scale?}

顏色:color.text.default / color.bg.inverse / color.border.subtle

間距:space.2, space.4(刻度使用 0,2,4,8,12,16…)

圓角:radius.sm|md|lg|pill|full

字級:font.size.sm|md|lg|xl|2xl

組件:button.primary.bg, button.primary.text, input.focus.ring

核心原則:頁面不直接用六位色碼與 px,而是使用語意 Token

從 Figma(Token Studio)到程式碼:落地流程

在 Figma 以 Token Studio 建立 Token 結構

建立集合(Sets):base、semantic、component

建立主題(Themes/Modes):brand-Default、brand-X、light、dark

使用「別名(Alias)」:semantic.color.bg.default 指向 base.color.neutral.0

版本控管與審核

Token Studio 連接 Git Repo(JSON/YAML)。

每次調整產生 PR,Reviewer(設計/前端)共同審核。

使用 semver(如 v1.3.0),破壞性變更(rename/remove)需出 Changelog。

自動化輸出(Style Dictionary 等)

CI 觸發:Token JSON → Style Dictionary → 產出

Web:CSS Variables、TS 常數、Tailwind 設定片段

iOS:Swift/UIColor, SwiftGen 資源

Android:XML(colors.xml、dimens.xml)

在專案消費 Tokens

Web:var(--color-bg-default) / var(--space-4)

React:在 Theme Provider 切換品牌 / 明暗主題

Native:以平台層封裝(ThemeManager)注入

範例:Token JSON(簡化) Style Dictionary 設定(簡化) 輸出:CSS Variables(部分) React/Next.js 消費示例 Tailwind 與 Tokens 串接(以 CSS 變數為底)

iOS/Android 消費(概念)

iOS:以 Tokens.swift 產出 UIColor.tokensBrandPrimary;在 ThemeManager 依品牌/主題切換。

Android:colors.xml/dimens.xml 載入於 ThemeOverlay.BrandX,以 MaterialTheme composables 消費。

多品牌 / 多專案的落地方法

共用語意層,不共用品牌層

semantic.* 在所有品牌/專案一致。

base.brand.* 由各品牌覆寫(如主色、字體、圓角風格)。

主題疊加(Theme as Layer)

層級示例:brand-X → light / dark → project-landing-2025(活動覆寫)。

規則:越靠近場景的層,覆寫越少,周期越短。

Repository 結構建議

治理(Governance)與版本控管

角色:

設計(Owner Token 命名)/前端(落地可行性)/DesignOps(流程與 CI)

分支:

main(可發佈)/feat/*(新 Token)/fix/*(修正)

規範:

禁止在頁面/元件直接寫 Hex/px(除非臨時,須回填 Token)

所有變更均經 PR + Changelog(標註 BREAKING)

每季清理「僵屍 Token」(未被消費的條目)

導入時間表(建議 4 週)

驗收 KPI(可量化)

樣式 PR 的「檔案變更行數」中位數下降 ≥30%

從需求到 UI 同步開發的時程縮短 ≥30%

主題切換工時:單品牌→多品牌 ≤ 1 天

無 Token 直寫 Hex/px 的檢出率(lint)趨近 0

Bug 類型「色彩/字級/間距不一致」下降 ≥40%

常見踩雷

只做「原子」不做「語意」:後期覆寫地獄。

把品牌色硬寫在元件:品牌切換要拆頁。

沒有版控:設計改了、程式碼不知道。

一次導入全站:建議從 3 個核心元件開始滾動遷移。

忽略無障礙:語意 Token 要包含對比度(如 color.text.onBrand),在暗/亮主題都通過 AA。

結語

若你現在正面臨「一套設計、三個品牌、五個專案」的反覆重工,這套 Token 化流程能立刻止血:設計以語意命名,程式碼以變數消費,CI 以自動化輸出。下一步我可以把你的現有色票與字級,直接轉成 Token Studio 檔與 Style Dictionary 專案骨架,順便挑三個核心元件做示範,明天就能開始落地。

讓體驗說話,用數據定案;讓好產品走得更遠。

👉 https://www.lohaslife.cc/contact/

都已經看到這邊了,想必我們的文章一定有幫助到你。
喜歡的話歡迎分享,或前往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,
樂活會有專業團隊為您解答!

聯絡我們

推薦好文

文章分類

最新文章

熱門文章

熱門標籤

如果文章讓你激盪出點子或疑問,歡迎致電或來信跟我們聊聊唷!

聯絡我們